2008年2月12日 星期二

五年有多久?

最近認識的一對學長姐結婚了,他們在一起五年,在當中,短、中、長距離都有。

  學姊以前講過一句話,她說:『談戀愛只有兩個目的─ 要不分手,或者結婚。』,一開始覺得有那麼絕對嗎?這樣一講好嚴肅阿,好像不是生就是死一樣,沒有灰色地帶,談個感情那麼絕對,很沉重。

  就這樣四年多過去了,學姊跟學長結婚了,終於,一起搬回學長的故鄉去定居。看著他們的婚紗照,又讓我想起這句話,談戀愛要不就結婚,要不就分手。現在想想的確是這樣,在一起的最終結果,不是結婚,就是分手,中間說,我們只是想要享受這個過程,不想有負擔,當過程結束,這種人最後還是有分手的一天。

  這兩天回過頭來看,我們才剛過半年,如果按照他們的時間表來看,如果沒夭折,離可以結婚至少還有四年半的時間。在那之前,到底在做什麼? 對我來說,戀愛是個要很仔細的過程,建立關係夠累人了,我想我應該不是個可以只享受過程不重結果的類型;由於交往是個建立關係的過程,這個關係一個不小心就會影響下半輩子,這樣想想,還真的是花點時間來觀察得好,買個電腦會比較半天到一個月,買個螢幕會貨比三家,買個車更不用想了,還要思考一下貸款對未來十年的影響,沒道理交往就可以隨便憑感覺就上,遇到好的人就算了,大不了好聚好散,化經驗為祝福,萬一遇到一筆爛帳,心痛肉更痛,在一起痛苦,自願還是非自願分手之後更痛苦。(啊...離題了...。)

  離題跑太遠,只好換一段繼續,既然交往對象影響深遠,小則生活作息,大則未來事業,當然要很小心。選擇一個對象(說實話,我覺得沒有什麼叫做「正確的」選擇對象,只有「正確的」選擇方向,很多書都寫得很好,不贅述。)之後,嚴苛的考驗才要開始。兩個人過得很爽跟認識對方,似乎是兩件事情。

  為了要認識對方,只好下功夫,這就是累人的原因吧? 雙方有共識之後的投資,絕對是雙方態度不同無法達成的狀態,一個巴掌拍不響,態度不同,變成沉重負荷和挫折感很重的失衡狀態。因為「認識」本身,就是一件不輕鬆的事情;彼此認識,代表這關係建立在盔甲之後,脫去盔甲就已經是一件具有挑戰性的決定,以肉身示人,相對的把你的美好和軟弱同時示人,除去盔甲,也讓你變得容易受傷,也包含著,要把真實感受表達出來。如果對方是個不成熟的人,那麼就會有受傷的風險,又或者對方願意將自己的顯示出來的時候,可能因為不適或者害怕而出現的激烈或者保護態度,那麼,以肉身相對之後的態度和解讀就變得不再一樣。

  如果對方是玩樂心態,又或者只是他並不願意相同挪去盔甲,決定以肉身示人,真的是一件會讓你滿身是血的決定,請好好的評估並且下決心,有智慧的去判斷,有些狀況和關係並不適合這麼做,如果你肉身擁抱一隻豪豬,我想這並不是明智的行為。如果豪豬想要肉身示人,那麼也要下決心,你原有的武器和攻擊力不會消失,你卻得克制和決定,還有放手,體會失控的感覺和羞恥,如果對方是個安全的人,那你就會有所突破,如果不是,你一樣會受傷。除了脫去盔甲,彼此認識也包含要分給對方你有的,比方說時間。

  我看過很多人很願意把時間分享給對方,我實在欽佩他們理所當然的態度,把時間分給對方,這是我在這半年裡才慢慢學習的一件事情,早先的我是個自我中心的人,從不覺得付出是件重要的事情,行為態度建立在自己的需求上;後來就踢到鐵板,遇到一個更自我中心的人,當然之後也不了了之;現在才開始思考,什麼是平衡的狀態。如果說分享也是一種回應,似乎就比較好理解。

  其實我很想說,分享是一種瓜分的行為,是一種嚴重影響自己行為模式的決定,一但自身計劃和他人因素都考慮進去的時候,一開始真的是非常痛苦的一種決定,因為你允許別人干擾你,換句話說,你不再是一個人了,這樣的狀態會有很大的影響,有些理所當然的變成不是理所當然(當然很多時候,自己以為的理所當然是建立在別人的犧牲奉獻支持上),生活模式或者決定,想做的想說的,想去的或者計劃,都會受到影響。因此,學會建立「界線」就變得很重要,清楚自己的底線在哪裡,什麼是決不妥協的部份,或是該堅持的部份,其他的,我只能說,除了自己,很多是需要考慮進去的。界線就像是遊戲規則,並不是要破壞遊戲的樂趣,而是在當中讓大家都能夠享受遊戲的過程。扣除底線(信仰上的堅持或者該做的事...等)不能被打破,其他部分思考的時候,就不是只有自己了。從小學生的「我的東西」晉升(又或者說被迫?)成為「一起的」狀態,實在是很困難,基本上我到現在還在調適中,謝謝某位神秘人士一直很包容跟支持,以及擁有打不死的堅持特質。

  題外話,分享這件事情,其實是讓自己從局外人踩進狀況內的一個關鍵步驟,不管在哪。

  因此,學習如何分享和建立界線,就變成另一件重要的事情。過猶不及,過度的分享和過寬的界線都不是最好的狀態。

  承諾、坦承、分享、界線之後,還有包容,其實應該在坦承同時就是包容的體驗,除了你理想中的對象,人人有怪癖,就算原先理想的,也會因為跟你在一起之後「因為了解而瑕疵」;如果欣賞對方的認真工作態度,能不能接受他可能是工作狂沒有太多時間陪你,又或者在怎麼樣都是排在工作之後? 如果喜歡內斂的特質,能不能接受他不一定可以在你講笑話的時候笑得很大聲? 如果對方是個開朗率真的人,能不能接受他可能在無意間害你受傷? 如果欣賞他不修邊幅很有味道,能不能接受他可能三個星期才洗一次澡? (最後一個擺明是來亂的...)總之,我想說的是,脫去盔甲除了看到柔軟的部份,也會看到不好看的地方,都可以接納並且欣賞嗎?
如果有潔癖,害怕混亂,極度需要規矩,很可能會被一個隨意的人吸引,因為他有自己沒有的特質,因為羨慕而被吸引,如果最後不是接納(而不是考慮對方改變),通常也是很痛苦的根源。

  還有一樣也很重要,從教訓中學到,建立關係需要溝通和回應。溝之所以需要暢通,是為了使水得以流動,才不會蚊蟲孳生;人之所以需要溝通,是為了使思想得以流動,才不會結怨日深。很多事情都以為對方知道,因此不做具體表達,怕自己有邀功的嫌疑,或者過於強調,還是覺得理所當然對方應該要發現,但是,根據很多人的講法:你不講,誰會懂啊!如何建立溝通模式,這也不用贅述了,再怎麼講也沒有書上說得好,自已去看。除了發言,還有回應,記得,你的嘴巴除了講話還有吃東西,還有聽完之後再發言的能力。回應可能是道歉,可能是同意,可能是否定,可能是各種可能,唯有準則不變,用愛心說誠實話;一句話說得合宜,如同金蘋果放在銀網子裡;快快的聽,慢慢的說,慢慢的動怒。如果你跟我一樣常靠講話來演繹思考路徑,那還是記得,和對方建立默契,不然可能在講的過程裡面已經害對方轉得亂七八糟,如果他很認真去弄懂你在講什麼,只能說他真的很愛你或者很有求知慾,或者,實在一點,訓練自己講話有邏輯和條理一點。

  簡而言之,講太少的開口講,講太多的閉嘴聽,報告完畢。

  最後一個,其實對我來說,是大前提,就是門當戶對。並不是指經濟、家世或者職業別,而是價值觀。價值觀建立的元素有很多,文化、生活、信仰都在其中。如果核心價值觀,有些東西根本無法溝通,因為對方永遠不會明白為什麼這件事情重要,或者會覺得為什麼要浪費那些時間,更者無法理解所做的決定。最後,雖然很愛彼此,卻也因為愛忍不住想和對方分享,卻無法完全的生命,我不知道這算不算某種程度的無法坦承或者接納,因為這些核心超過接納就可以克服的狀態,那是不完整的生命,不是完整生命裡的差異。我的信心很小,我的上帝也憐憫我的小信,雖然跌倒受傷,卻也保守我,慢慢看見自己的價值觀建立,而得以學習堅持。

  這樣的東西,五年學得到一定程度嗎?如果要到一定程度,五年的栽種期,看起來似乎又變得不長。  

  

看來這幾張婚紗跟網誌的威力還真不小。祝你們新婚快樂 =)

0 我想說....: